close


 

 

     與高雄世運的建築對話  - Toyo  ito (伊東豐雄)

 

 

 

 

 

        98年5月23日(星期六),天氣晴、微風,上午九時不到,高雄市博愛路上的巨蛋體育館廣場前已經擠滿了人潮.....

 

        那裏的人類.....有建築相關系所的大學生、建築相關院校的教職人員、南臺灣建築暨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以及對建築具有熱情的一般民眾及網友鄉民們,

        大家都同為一個目的 ~ 聽大師開講。

 

 

        不過,更令我感動的是那標著" TAIDD " (台中室內裝修同業公會)的旗幟,還有那尾隨的那堆人,他們可是過去七年來我在那城市的戰友們耶!

        可見  伊東豐雄  不只在日本,連在台灣建築業的地位及魅力都深受尊崇喔!

 

 

        2009 / 5 /17 高雄世運主場館在 陳菊 市長及 伊東桑 共同揭幕下正式啟用,我雖是室內設計師,單就推廣綠建材的理念上,

        小弟不才當然就替大家介紹一下這名列世界重要地標之一的建築物囉!

 

 

 

 

 

 

 

 

 

 

        2009世界運動會主場館,占地19公頃,由 TOYO  ITO ( 伊東豐雄 . 日本知名建築師 ) 設計監造。

        伊東桑 拋開傳統以幾何學思考建築體育場的設計概念,重新為台灣量身打造能夠結合生態公園及周遭環境的綠建築運動場館,

        同時也是全世界 No.1 開口型的運動場館,首先採用結合螺旋狀馬鞍型鋼骨結構無框式膠合玻璃材質太陽能光電板打造興建。

 

 

 

 

 

 

 

 

 

 

        主場館的興建揚棄了傳統建材,除主結構外全部使用100%再生或環保綠建材

        而且全部都是 Made  in Taiwan 喔!不容易吧!

        而且符合國際賽事標準場館規格,可同時容納 55,000 席位人數觀賽及400m比賽標準足球場。

 

 

 

 

 

 

 

 

 

 

       將綠建築理念發揮極致的指標性建築物

 

 

       世運主場館的屋頂採用 8844 片膠合玻璃壓縮膜科技的無框式太陽能光電板作為場館的棚架,

       不但可達到 72 % 的遮光效果,預估每年可達到110萬度的發電力,每年可減少660噸的二氧化碳,

       除了供場館比賽期間照明、冷氣等電力使用,非賽事期間還可以出售多餘電力,藉由管線直接將多餘電力從主場館輸往台灣電力公司,

       是我國太陽能光電運用的超大案例,不但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更是運動場館建築的新指標。

 

 

 

 

 

 

      新式工法與台灣的驕傲

 

 

        世運主場館從 2006/7/6 動土開工,僅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在2009/1/15日完成了照明設備的測試。

        伊東桑  在與KOC董事長  陳菊  和施工人員的陪同下,參與最終勘驗。館內照明開啟平均亮度達3300 Luxs,

        場館兩邊的巨型螢幕以及環場音效系統充分展現了具有國際水準的足球場地設備,迄至2009/5/17 正式揭幕啟用對外營運。

        高雄市政府對這項工程格外感到自豪,因為施工人員必須克服建築的技術困難,從屋頂安裝螺旋形鋼樑和太陽能光電板,

        此外,還創下施工期間零工安的紀錄,真的堪稱 " 台灣的驕傲 " 。

 

 

 

 

 

 

      大師的建築理念

 

 

        從世運主場館的建築風格不難看出 伊東桑 的建築理念"很不日本"而非常國際喔,

        很自我的伊東式風格建築。所有他設計監造的建築物不外乎圍繞著三個理念~

 

 

 

 

        1、建築是自然的產物。

 

        2、建築可以改變街道的面貌。

 

        3、建築可以賦予人自由的感受。

 

 

 

 

        這次的演講內容,伊東桑以他設計監造的案例深入淺出地敘述每個案子的設計概念及建築原理,

        強調建築與自然共生,以他1971年成立工作室迄今近40年,堪為綠建築的最佳代言人囉!

        另一個更令我驚訝的事實是大師開始從事建築設計時,我都還沒出生呢!

 

 

 

        接著我就介紹一下大師的幾個作品讓大家"聞香".....

 

 

 

        諏訪湖博物館 (日本長野縣.下諏訪町)

 


        長野縣諏訪湖市是伊東豐雄的故鄉,因相當了解當地的自然風景及建築特色,因此在設計諏訪湖博物館這建築物時,

        伊東桑 不是從幾何學角度,反是從風向、陽光等自然現象切入考量,採以鋁板作為建築物主要建材,

        並隨風向以流體力學的弧度成為設計主軸,打造圖片中空氣相當流通的諏訪胡博物館,

        並與當地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尤其當冬季時諏訪湖結冰後,博物館便會倒影在湖面上。

        印證了大師所謂的建築物要與自然交融的設計理念。

 

 

         Nagaoka Lyric Hall (1994,長岡リリックホール音樂廳)

 

 

 

         VIVO City (2006,新加坡)

 

 

    VIVO City位在新加坡,隔海遙望聖淘沙。商場總面積150萬平方英尺,商店超過300家。

        三層樓面加上兩層地下室及七層停車場,可以堪稱21世紀頗具地標性的現代化都會商場。

 

 

        伊東桑 沿著港灣海岸線設計出白色流線型摩登建築,其結構線條像似湧動的海浪;又像飄蕩的風帆。

        為體現“如海上揚帆般的Shopping體驗”,將活動和流動的概念,融入空間與鋼筋水泥結構裡,

        整個建築的結構不是以層層樓面切割空間,而是空間與空間銜接成流線;

        來往人潮有如水裡飄來游去的魚兒,讓這個大型商場擺脫樓層與樓層區隔的傳統建構。

 

 

   除了建築體本身之外,靠港灣那一面的觀海甲板也很有看頭,國際重量級裝置藝術也在這裡的戶外甲板上落腳。
        原本商場經營者還很擔心沒有人會在炎熱的夏天待在沒有書室空調的戶外甲板區,
        但 伊東桑 卻有著"人永遠期待嚮往自然"的理念支持,直到目前為止該區域(觀海甲板區)的人潮從未間斷過,
        足以證明大師的設計前瞻性之厲害!

 

 

        TOD's 表參道商業大樓 (2004,東京)

 

 

   表參道銀座並列日本東京市兩大最重要的道路及商業區,許多知名品牌的企業總部林立,

        其中以手工縫製皮包起家的 TOD’S 商業大樓在近幾年最吸引目光。

 

 

   伊東桑 設計TOD'S大樓的概念源自於該品牌數十年來堅持以手工縫製皮包的概念,

        結合建築物周邊的自然環境,將表參道的街道樹~櫸木的樹枝分布式樣作為大樓建築外觀的設計理念,

        環繞建物四周由九支樹幹重疊生成,樓層越高樹枝式樣越細,估計全棟樹枝式樣交錯重疊處計 270 處,

        其中有 200處是採複層膠合玻璃直接與 RC 結構結合,為無金屬窗框之特殊設計,

        且玻璃完成面與RC粉光層的平整度相同,不論重建築物四周哪個角度看TOD'S大樓的樹枝造型外觀都一樣,不簡單吧!

 

   白天時透過陽光與樹之陰影交會,形成一種都市叢林的視覺效果。據說 伊東桑 個人非常喜歡這裡的第六層喔!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 (2007,東京)

 

 

   此圖書館在多摩美術大學的東京八王子校區裡,位於一個公園後面,略微傾斜的斜坡上。

        由於目前多摩美術大學的自助餐廳是唯一一個學生和學校職員共用的場所,

        伊東豐雄的設計首要訴求就是考慮如何讓圖書館為所有人提供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不能給人有生硬的感覺。

 

 

      第一個概念就是底層開闊的長廊式空間,為人們穿越校園提供一條活動道路,即使他們目的不是為了走進圖書館的。

         為了讓人們的流動和視覺自由地貫穿建築,他們開始考慮使用隨機排布的拱形結構來營造一種感覺,

         讓傾斜的地面和外面的公園風景和建築保持連續。

 

 

 

    這些交匯的拱形把空間柔和地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加上書架,不同形狀的學習桌以及可用作公告牌的玻璃隔斷等等,

         給劃分而成的區域帶來即有個體性又和整體空間保持連續的感覺。

         而拱型式用鋼結構板與RC混凝土結合成,結構相互交匯,這樣可以讓拱形的底部非常苗條,

         而頂部可以持受第二層的重量,這些拱形的跨距從1.8M ~ 16M 都有,但鋼板厚度統一為200mm。

         每個拱形都是量身訂作,錨栓固定安裝後,再進行板模及預灌混凝土。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讓每個人在他與書和影視媒體打交道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風格,如同走進一座樹林或一個山洞,

         在穿梭中柔和的相互關係在這個拱廊樣子的空間中形成,創造力從此散發到真個校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室宜居 的頭像
    一室宜居

    一室宜居

    一室宜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