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格局,說變就變?
最近,不少人一窩蜂地討論如何將自家逾廿、三十年的房屋進行整建翻修,但.....中古屋整修,你真的知道嗎?
房屋整修是不是真的像"奇摩知識+/家飾裝潢分類"中的專家達人們所回答的內容那樣呢??
舊屋整修這個領域,就像是古老的戰國時期一樣,各家學說獨道見解、百家爭鳴眾說紛紜唄!
我瀏覽過很多設計師的部落格,也看到許多美美的室內裝潢完工照,當然其中也些是3D立體圖,
說到這裡,Kavin跟他們比真的汗顏喔.....既沒有那美輪美奐的實品屋攝影,也沒有頂級豪宅的成果展,
PO上去的都是用我們家那傻到不能再傻的"傻瓜相機"拍出來的.....工程照!
難怪有些同業不吝留言給我,說我很不專業.....我虛心受教了!
可是,室內裝修或房屋增改建真的只是那美美的完工照或是3D立體圖嗎?還是,那照片背後的房子.....
屋齡逾三十年的老舊房屋該怎麼整建?要注意甚麼??修繕重點在哪裡???
這個答案彷彿像周杰倫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一樣的譁然.....
喔!有人說~因為一般人不懂ㄚ,說那麼多也是白搭;也有人說~因為多說就要多做,還是別說比較好;當然.....當然囉!
可是,萬一.....我說,萬一喔!如果遇到某個舊屋整建案子承包四搶一的時候,你還說不說?還是.....比看誰的承包價比較低呢???
ㄟ.....那個.....那個.....說不出來了吧!
(以上這是我跟某個同業的對話內容,節錄其中一小段 )
那舊屋整修到底要注重甚麼?
一般新屋從地基挖掘開始,到建築物完成,有建設公司、營造承包商、建築師、結構技師、機電技師和室內設計師及所屬政府機關建築相關部門人員等相關人員層層把關及審核,
我想,應該不會有問題,但你們家的中古屋整修有嗎?
問題來了.....是誰可以取代這麼多專業人員及擁有專業領域知識?
是知名土木營造包商?知名室內設計裝修公司??還是20年經驗的泥作師傅???
那如果加上沒有合法申請、想要變更建物格局、違法加蓋、預算有限、不想拆除重建.....等因素,
那請問要找誰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這個答案.....應該沒有人可以答得出來吧!
先撇開建築合法性吧!因為這不在我們能討論的範圍,而且就Kavin所擁有的證照,好像也不能執行這個,當然更遑論很多沒有證照的人.....
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
中古屋整修最先面臨的就是"拆除",許多工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包的,
一群非常專業的拆除打鑿人員+重型機具,浩浩蕩蕩開入進行震耳欲聾的拆除任務,
那個聲音大概一公里遠就聽得到.....那個震動一百公尺內都感覺的到.....
那請問整修戶的隔壁呢?喔.....那一定是最慘的!!!
三十年前的建築工法,應該很多泥作老師傅都明白,可是當這房子經過了三十年的風吹雨打、地震及人為破壞後,
建物是否還能維持當時的結構強度,我想這的答案應該是.....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為何許多工程總是不加思索地就照人進行打鑿及拆除呢?還是等到損及其他鄰戶的共用壁或隔牆時再來進行補救呢?
其實,真的還有許多新的工法可以解決一再發生的問題,重點是~你之不知道?
其實,在拆除工程之前,應該對所要執行的建物先進行結構判定,當然在沒有結構技師的專業計算下,只能靠承包商的工程經驗值囉!
所以,愈有工程經驗的包商愈能命中問題點處理解決。這是一定的!
以逾三十年的連棟房屋(台語簡稱泛厝)為例,先確定房屋格局是否要變更,
譬如半樓式建築將變更為標準樓層、增設浴廁、變更樓梯位置等等,
這些均須要考慮建築結構是否安全後,才能再進行拆建!
如果又要增建的話,那就得再考慮新舊結構配重、新舊水泥接合、樓板及牆面承受重量等等,才能決定要怎麼麼拆?
拆到哪裡?是要採 打鑿工法 、切割工法 還是 油壓破碎工法 ?
想得愈多,未來在進行破壞時才能將衍生問題降的愈低;反之都不去在意,則只會愈嚴重而已。
當有一定工程經驗的包商在進行房屋結構判定後,就是決定該採取對策的時候了。
這時通常會有一項為數可觀的"結構補強"費用。
根據Kavin數年來的經驗,良心的建議即將進行整修的準屋主,這條錢一定要花,
因為工程持續進行沒多久之後你就會會明白這錢花得值得ㄚ!
常見的結構補強
結構差異扶正補強:
通常發生在老舊公寓或集合式住宅大樓比較多,施工順序為先進行基礎板開孔,
然後以機械臂油壓施工植樁扶正,再進行反力樑及托版架設,反力樑及托版進行油壓植筋施作,
接著為剪力釘施工。當植樁完成後再進行樁帽組立施工與混凝土澆置,
然後待混凝土完全乾燥後即算完工,此時即可驗證結構差異扶正後的成效囉!
結構裂縫補強:
通常位於建築物RC結構樑、樓板、牆面位置裂縫,如未處理而貿然進行拆除或增建,恐怕會讓裂縫更嚴重,
甚至會危及建築重要主結構。傳統工法都採用高壓注入修補材料,可是面對裂縫末端及內部連續裂縫,
這種傳統工法恐怕無法完全填滿裂縫,甚至會有二次破壞之虞。
現在可以採用 EPOXY(環氧樹脂)低壓、低速連續注入工法,視情況隨時調整修補材料注入壓力與速度,
待EPOXY硬化後不再收縮,可以確保裂縫完全填充。這樣經過裂縫補強後的結構處,有時甚至比原來的結構更沒有問題呢!
樑柱鋼板補強:
這是我承做的中古屋最常採用的工法,係利用 EPOXY(環氧樹脂)所具備之優越接著性能,
將補強鋼板與RC結構之樑、柱結合為一體,並藉由鋼板之高乘載能力進而提高RC結構體之抗力的一種補強工法。
施工步驟:
將水泥粉刷層去除至RC結構體。
RC結構體起砂處及浮動處去除後,樑、柱裂縫處以EPOXY填注,再以EPOXY輕質膠膏修補至平齊。
補強鋼板與化學錨栓固定。
鋼板四周以EPOXY封邊以防灌注爆漿。
鋼板內灌注EPOXY至全面填滿。
鋼板表面二度防鏽處理。
碳纖維結構應力補強:
運用EPOXY(環氧樹脂)之優良物性,將碳化纖維貼片塗布圍束,貼附於RC結構體上,
藉由碳纖維超高之引張牆度特性,發揮優異的補強效果。
或許,你不太相信結構補強的重要性,但我們最近在鳳山五甲地區的房屋增建整修工程案,
也因為起初的結構補強落實,迄至目前接近完工,整個房屋主結構的水平垂直,在經由光學儀器(30秒經緯儀)及雷射墨線儀雙向測定後發現,
整個RC樓板、SRC鋼構樑柱、牆面均達工藝水平!
且由於結構補強適時施作,再搭配切割工法,讓整個拆除工程進行完成迄今,與鄰戶共接牆面(共用壁)均無產生裂縫與損害。
我相信,這樣的中古屋整修,不但不會惹人厭煩,反而會為工程承包單位贏得掌聲與未來商機,您說,不是嗎?
還是,你還傻傻的相信只要叫一堆拆除打鑿工人進來大拆特拆,便宜行事就好!
謹以此文感謝 三本工程-台北總公司 林主任(Kavin的叔叔) 及高雄分公司 羅經理 兩位前輩親臨現場指導與協助。
讓一室宜居室內設計的南華路增改建工程更臻完美,謝謝囉!
留言列表